1971年10月,李小龙的《唐山大兄》取得了香港本埠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,并在亚洲各个地区引发轰动。第二年3月的《精武门》更进一步,不仅再创票房记录,甚至为嘉禾打开了欧美等地的国际电影市场。1972年李小龙自导自演的《猛龙过江》取得了530万的天价票房,加上成功的前两部李小龙电影,嘉禾开始真正有实力和邵氏真正叫板了。
1973年李小龙的猝死,让嘉禾眼看就要跌入低谷。但邵逸夫又给嘉禾送来了救星,这一次是许冠文。由李翰祥提拔的许冠文当时小有人气,但接受不了邵氏公司吝啬条件转投了嘉禾门下。1974年底完全“许冠文式”的电影《鬼马双星》横扫香港,再次为嘉禾创造了票房记录,接踵而来的《半斤八两》、《摩登保镖》一举将许冠文和嘉禾送上了后李小龙英雄时代的平民电影的顶峰。
看到了明星的巨大影响力,邹文怀开始实行独立制片制度,甚至还建立了卫星公司承包制,嘉禾的制作网络、明星阵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充。这一制度使得早就为嘉禾打工的武师洪金宝、成龙脱颖而出,嘉禾在李小龙之后找到了新的功夫明星,二人对功夫电影的发展使得功夫片更加深入人心。
70年代后期,邵氏、嘉禾分庭抗礼的局势彻底形成,对于人材的争夺更是激烈,鬼马导演徐克得到了嘉禾的鼎立支持,但徐克的《新蜀山剑侠》并没有取得票房佳绩。于是80年代初,嘉禾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。在《杀手壕》马失前蹄之后,邹文怀继续推出《炮弹飞车》,一举取得了过亿的高额利润,90年代嘉禾再次取得了《忍者龟》的电影版权,这一次嘉禾再次赚得金银满地。
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宣布停产,全面转攻电视。嘉禾开始在电影界称王称帝,虽然有新艺城、德宝、大都会公司的偶尔挑战,但形势根本不如当年“双雄会”时的战况激烈,而香港电影也随着嘉禾的一家独大开始逐渐走向没落,之后卖座巨星周星驰、卖座导演杜琪峰都不是出自嘉禾旗下,嘉禾只能依靠成龙的功夫喜剧一撑到底,已显现日薄西山的态势。
进入新世纪,邹文怀年岁已高,再加上香港电影整体的不景气,嘉禾已经完全丧失了创立之初的蓬勃活力,2007年11月1日,内地橙天娱乐公司以2亿港元天价正式收购邹文怀及其女儿的全部股份,公司名为: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,曾经盛极一时的嘉禾电影公司彻底改朝换代。(完)
© 2004-2030 m.chinagif.com
QQ:3815864 chinagif@163.com